- · 中国电科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2/01]
- · 杨军会见酒泉市常务副市长何效祖[12/01]
- · 助力“双循环”,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东盟国家数字化发展[12/01]
- · 中国电科党组部署落实国务委员王勇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11/30]
- · 中国电科举办“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专题培训班[11/30]
- · 杨军会见铜陵市委书记丁纯[11/27]
- · 中国电科入选中国企业精准扶贫综合案例50佳[11/26]
- · 融入新发展、共建新安全 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创新发展联盟年度论坛在乌镇召开[11/25]
02 太阳娱乐游戏平台官网_大阳城2018集团娱乐网址 >期刊导读 > 2019 > 02 >
TLP连接下Ni-Sn-Cu接头显微结构演变与抗剪强度的关系
作者:杨和月 李烈军
关键词: 瞬时液相(TLP)扩散连接; 纳米镍; 锡箔; 金属间化合物(IMC); 抗剪强度;
摘要:研究了瞬时液相(TLP)扩散连接过程中镍-锡-铜烧结接头的显微结构演变与其抗剪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由厚度为20μm的纳米镍焊膏中插入厚度为60μm的纯锡箔所组成的烧结接头,在0.6 MPa压力及340℃的烧结温度下烧结2 h,接头与基板界面逐渐形成含铜量较高的扇贝状金属间化合物(IMC)(Cu, Ni)6Sn5;在350℃下烧结2.5 h,接头中部形成含镍量较高、含铜量较低的(Ni,Cu)3Sn4 IMC;在350℃下烧结3 h后接头中部由均匀、致密的(Ni,Cu)3Sn4 IMC组成。整个烧结过程中接头处的空隙比先增大后减小,其抗剪强度在350℃下烧结3 h后达到最高15.4 MPa。在250℃时效24~96 h后,接头抗剪强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72 h后抗剪强度为10 MPa并趋于稳定。接头在高温时效后保持了一定的抗剪强度。